“但我一直想做个父亲的好儿子,以长驻记忆的父亲的修身言行,当作绳墨,努力‘克隆’出一个无愧于他的儿子来。”陆谷孙曾在一篇回忆父亲的文中说。 从本质上说,陆达成是个文人,归宿不在商界。1952年北上,从香港回到上海后,陆达成1956年应聘到北京中国科学院(当时社会科学院尚未分立)哲学研究所工作,主要从事法译汉的工作,一直做到1962年陆谷孙大学毕业。在陆达成看来,历史使命已经完成,退休回上海。遗憾的是,三年后的1965年,陆达成就突然离世。原本陆谷孙还想向父亲学习法文。 陆达成学的是法语、做翻译,这对陆谷孙之后选择语言专业也有很大影响。陆谷孙中学六年学的是俄语,1957年,17岁的陆谷孙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,从零基础开始学英语。 1965年,陆谷孙硕士毕业,被分配在外文系留校。紧接着的“文革”中,陆谷孙作为“逍遥派”,忙着看各种书。1970年,陆谷孙在家庆祝庆祝女儿满月时,两名红卫兵闯入家门,将其押送到长兴岛劳动,理由是陆谷孙为“裴多菲俱乐部”成员。一个多月后,陆谷孙因为出身清白、没有海外关系和反动亲属,得以释放。 就是在这一年,陆谷孙进入了由工宣队领导的《新英汉词典》编写组。 2014年,陆谷孙教授曾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起编《新英汉词典》的伊始:“要遵循几点,比如赤脚医生好,‘五七’干校好。美国的帝国主义和苏联的修正主义一定要批判。领导会拿着个小本到编写组问,你们看,批判到百分之几啦?美帝苏修的批判句子比例要大致持平”,“后来排字已经排成样子了,我们看这个字典实在没用,于是决定偷偷地‘救’这本书。” 1975年,《新英汉词典》面世。尽管词典中有不少“中国式英语”和“政治英语”,但外媒还是通过这部词典注意到了中国的变化。 同年,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大型英汉双语词典编撰工程启动。 《英汉大词典》是1975年国家下达给上海的重点科研项目。同年5月,邓小平同志复出主持工作期间,国家出版局在广州召开了中外语文词典编写出版规划座谈会,会议上确定由上海承担编写、出版规划内最大的双语词典《英汉大词典》的任务。同年8月,周恩来总理抱病签发了国务院(1975)137号文件,正式下达辞书编写任务。 1976年3月,复旦大学、上海外国语学院、上海人民出版社、上海师范大学(上师大和华东师大合并时期)抽调16人,成立《英汉大词典》筹备组。1977年9月,正式成立编写小组,共有成员68人。《英汉大词典》的编撰发轫于“文革”结束前的1975年,词典的编撰正好顺应了当时“辞书荒”形势。 (责任编辑:adm) |